第一章:交易婚约
临近黄昏的天色晦暗,仿佛预示着某种结局的来临。
林晚坐在医院长椅上,指节泛白地攥着诊断单。那几个刺眼的红字——“急性白血病,需尽快进行骨髓移植及化疗”——像重锤砸在她的神经上。
她的弟弟林峻,今年不过十岁,活泼聪明,却被命运残酷地拉入深渊。而作为姐姐的她,已经走投无路。
林氏设计工作室早在去年因市场失利濒临破产,父亲因债务心梗住院,母亲早年离世。她硬撑着,不肯向任何人低头,甚至放弃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留学机会,一人扛下全部。
但这一次,她撑不住了。
“手术费初步预估五十万,移植排异和后续治疗……至少两百万。”
医生的声音还在她耳边回荡,而她银行卡里只剩不到五位数。
那天晚上,林晚在医院门口收到了一个电话,是她父亲多年生意伙伴、也是旧识的盛太太打来的。
“林晚,我知道你现在很难。”电话那头的声音温婉却不容拒绝,“你考虑一下嫁给承泽吧,形式婚姻,他需要一个太太,而你……也需要钱。”
林晚怔在原地。她和顾承泽只是点头之交,甚至谈不上熟悉,何况“结婚”两个字从盛太太口中说出来,如此轻描淡写,仿佛一场交易。
她本能地想拒绝,可想到病床上插满管子的弟弟,她咬牙忍住了屈辱。
“我……可以见见他吗?”
顾承泽的办公室在金融中心顶楼,落地窗将整个城市尽收眼底。这个男人,就像他坐的这座大楼,遥不可及。
林晚第一次正式见他,是在一个冷冽的冬日下午。
他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,神情冷静,眼神锋利。他看了她一眼,没有寒暄,直接将一份文件推过来。
“婚姻合同,期限一年。你得到资金,我得到婚姻身份。”他说得毫不含糊,“期间你需要出席部分公开场合,配合扮演我的妻子,私生活互不干涉,保密条款必须签署。”
林晚看着那一摞合同,心口像堵了一块巨石。
“我可以……提出一个条件吗?”
顾承泽看了她一眼,点头。
“手术费必须提前支付,且由你承担后续治疗费用。”
“可以。”他几乎没有犹豫。
“还要——”林晚咬了咬牙,“如果你提前解除合约,必须赔偿我弟弟的全部治疗费用。”
顾承泽第一次抬眼认真打量她,那一瞬,他看到了这个女人身上的倔强与脆弱并存的坚硬。
“成交。”
合同签下那一刻,林晚的心仿佛也跟着画上了一道重重的分界线。
婚礼是在顾家老宅举行的,规格极高,却宾客寥寥。整个仪式不过是走个过场,甚至没有交换戒指,只是在场的长辈——顾家老爷子点头认可就算完事。
林晚穿着婚纱站在镜前,头纱轻覆脸颊。那一刻,她不是新娘,而是一枚被送上棋盘的棋子。
顾承泽站在她身边,一动不动地看着远处的冷杉树。他的手机刚刚挂断,似乎在处理一个大项目收购案,全程没看她一眼。
“你准备好了吗?”他淡淡问。
“嗯。”林晚低头,声音轻得像风吹过树梢。
婚礼当天,林晚只收到了弟弟病房里发来的一张照片——弟弟在病床上比了个V字手势,笑容稚嫩。
她强忍着泪水,告诉自己:一切值得。
婚后第一天,林晚搬进了顾承泽位于半山别墅的主宅。那是一个极其现代化的居所,每一处都充满了冷色调和秩序感,就像他的性格。
“你的房间在左边第三间,生活区互不打扰。”顾承泽简洁地交代,“如果有媒体出现,你需要和我配合。”
林晚点头。
他沉默片刻,又道:“有事可以找我的助理,不必客气。”
“明白。”
顾承泽似乎不打算与她过多交流,转身就上了二楼书房。
林晚站在客厅中央,望着空旷却精致的家,像一只被放进了金笼的麻雀,既安全,又彻底孤独。
她知道,从这一刻起,她不再是她自己,而是“顾太太”。
她握紧了手中的保密协议副本,心底却默默想: 这一年,我会如履薄冰,不欠他,不留痕。
只是她不知道,这场婚姻,从一开始就不可能“互不干涉”。
而冰山一样的男人,也终将为她,失控一次。
第二章:冰火同居
林晚很快适应了新生活,准确来说,她被迫适应。
她按时起床,准备好简单早餐,不打扰、不打探、不逾矩,就像合同里那句“保持体面”写得那样。
顾承泽果然如传闻中一样,是个高度自律且近乎苛刻的人。
他的生活极有规律:六点半晨跑,七点会议电话,九点进入办公模式,晚上八点前后准时回家,偶尔加班或出席商业应酬。
他从不主动和她说话,但偶尔会在出席重要场合前丢下一句:“今天你需要陪我去。”
最初林晚会本能地紧张,怕被媒体拍到不合时宜的言行,但渐渐地,她学会了快速判断场合、做出合适应对。举止得体,话不过三句,笑容得分寸恰好。
顾家的长辈和合作对象都认为这个女人“聪明,不惹麻烦”。
顾承泽没有表扬,也没有否定,只是在某次会议后顺手为她挡了一杯敬酒。
那杯酒太烈,她几乎没有站稳,却清楚地看到他伸手扶了她一把。
很快收回,就像什么都没发生。
那一刻,林晚心里泛起一丝异样。
——这种短暂的关心,不该存在于契约里。
某个周五的晚上,顾承泽回家得比往常晚,西装外套松松垮垮地搭在臂弯上,领带松开,衬衣第二颗扣子未扣。
林晚正坐在客厅里看设计稿,一身居家装,头发随意扎起,脸上没什么妆,只有一只耳朵还挂着蓝牙耳机,正在和团队开语音会。
她没想到顾承泽会忽然出现在身后。
“设计图延误了?”
他的声音低沉,带着一点疲惫,却意外地没有冷漠。
林晚被吓了一跳,连忙摘下耳机:“你……什么时候回来的?”
“刚刚。”顾承泽走到酒柜前,自斟了一杯威士忌,“你在忙?”
“嗯,有个国外客户的logo设计出问题,我这边需要连夜调整。”
她话音刚落,顾承泽忽然说:“你平时就靠这个赚钱?”
林晚愣了愣,随即点头。
“虽然是契约婚姻,但我不希望你在媒体上以‘兼职女设计师’的身份出现。”他语气依旧冷静,“我不管你做什么,但需要对外呈现得体的顾太太形象。”
林晚眼眶一热。
她明明已经尽力不越界,也从不沾男主任何资源,只求保住尊严活着。
可这男人,还是那副高高在上的口气,仿佛她的职业,是一种“不得体”的示弱。
她站起身,平静道:“我会注意。但我想提醒你一句,我从未借用你的任何资源,也不曾以你的身份对外活动。”
顾承泽一愣,没再说话。
片刻后,他忽然开口:“对不起。”
林晚怔住。
这是他们结婚以来,顾承泽第一次说“对不起”。
那晚,厨房灯没关。
她做了一碗面放在餐桌上,加了生姜和鸡蛋,是他之前酒后曾不经意提过的“小时候喜欢的味道”。
她没有等他吃,只悄悄回了房间。
第二天早上,那只碗被洗净放好。
他们之间,悄然多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温度。
几天后的一场家族宴会,林晚意外地成为焦点。
这次聚会是顾老爷子的寿宴,顾家几乎所有旁系长辈都到齐,还有商界几个重量级人物。
林晚穿了一袭湖蓝色的长裙,肩颈线条优雅,盘发精致得体。
她从不喜欢这样的场合,但今晚,她必须以“顾太太”的身份出现。
顾承泽一如既往地冷淡,却在进入会场时,主动牵起她的手。
“今晚有几位合作方在场,不需要你说太多话,只需要跟着我,面带微笑。”
林晚点头:“明白。”
宴会中,她始终挂着得体的笑,不卑不亢地回应众人打量。顾家人中也不乏质疑者,尤其是顾承泽堂姐顾颖,她的目光中藏着明显的不屑。
“听说林小姐是靠婚姻合同上位的?”顾颖浅笑,语气淡然,却句句带刺。
林晚轻抿一口香槟,平静道:“是啊,至少我靠的是合同,不是裙带。”
周围人惊了一瞬,顾颖脸色一僵。
顾承泽侧目看了她一眼,目光复杂。
宴会临近尾声时,一位老企业家看着林晚,道:“小姑娘不简单,承泽有福气。”
顾承泽回了一句:“她确实不简单。”
林晚听到了,却不知那句评价,已经在男人心底泛起了不一样的情绪。
那晚回家后,林晚靠在阳台看夜景,风吹乱她发丝。
顾承泽从身后走近,没说话,只是递给她一件外套。
她接过,轻声道谢。
“你今天表现得很好。”他忽然说。
“因为你需要。”林晚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说不清的落寞。
顾承泽盯着她的背影许久,最终没说什么,转身离开。
他不知道,他的不解释、不过问,在林晚心中,正筑起一道无法翻越的围墙。
而林晚也未曾意识到,这一墙之隔,已悄悄泛起了名为“心动”的涟漪。
第三章:心动埋伏
三月的天气乍暖还寒,林晚感冒了。
起初只是喉咙微痛,她并未在意,照常工作、开会、配合顾承泽出席一场慈善酒会。回家时,她已经几乎撑不住,脸颊微红,身体发烫。
她不愿显得虚弱,洗漱完照旧躺在床上,只是盖着被子也止不住发抖。
夜里,她咳得厉害,最终还是惊动了楼上的顾承泽。
男人推门而入,看到蜷缩在床上的她,眉头几乎拧成一团。
“你怎么了?”
林晚撑着坐起身,嗓音沙哑:“小感冒而已,不严重。”
“你在发烧。”
他说完这句话,已经低头开始解她额头上的发卡。她愣住,还未来得及反应,他已经将她的额头贴上体温贴,一边吩咐助理备药,一边将人抱出房间。
她想挣扎:“我自己能走——”
“闭嘴。”他的声音冷硬。
林晚看着他那张紧绷的脸,忽然心里有些发酸。这个男人,表面冷漠,实则比她想象中更细致。
这一夜,她在客房休息,由顾承泽亲自照顾。
他亲自喂她吃药,坐在床边等她入睡,甚至在她烧得迷迷糊糊时,握住她的手,低声说:
“以后不舒服,第一时间告诉我。”
那一刻,她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嫁了一个“可以依靠”的人。
即使只是契约里的那种“照顾”,她也没能躲过那一瞬间的心动。
病还未好全,林晚又陷入一场职场危机。
她参与设计的一个广告项目,被甲方无故指责为抄袭,网络上甚至有人发布了她过去的匿名稿件截图,称她“长期靠模仿成名”。
风评瞬间塌了。
林晚几乎被封杀,微博下骂声一片,客户纷纷取消合作。
她焦头烂额地联系律师、向平台申诉,却因缺乏直接证据寸步难行。
顾承泽却在此时毫无预兆地介入。
他一句话,动用公关团队,将整件事压了下去;同时私下派人查清了那位恶意抹黑她的“竞争对手”,并在会议室当场递交证据,让林晚亲自“收回清白”。
她站在那间玻璃会议室外,看着男人坐在主位上,冷冷扫视那名试图毁掉她的同行。
“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私人感情,但我不会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太太。”
那一刻,林晚心中某根弦,被深深拨动了。
那天晚上,林晚主动做了一顿饭。
她记得他不爱吃太甜,但喜欢牛排七分熟。她小心掌握火候,端上桌时手指烫红了也没吭声。
顾承泽回家时看到那一桌菜,挑了下眉:“今天是……节日?”
“不是。”林晚低头,“只是想谢谢你。”
他没说话,坐下吃饭,许久后忽然问她:“如果不是因为弟弟,你还会愿意签那份合同吗?”
林晚怔住,半晌才道:“不会。”
她说得坦然,反倒让他一时语塞。
两人沉默了一会儿,顾承泽缓声道:“我那天确实不该说你‘得体’,你不是谁的附属。”
林晚没回应,但嘴角轻轻弯了一下。
饭后两人坐在沙发上看了一部老电影,是她点的《重庆森林》。
顾承泽对这种“碎碎念”式的文艺片没什么兴趣,但却出人意料地没有离开,只是静静看完。
片尾处,男主角说:“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走的,但我知道,她不会回来了。”
林晚忽然问:“你觉得这句话怎么样?”
顾承泽略微皱眉:“很可惜。”
“我觉得是种……放弃。”林晚轻声说,“有时候人一旦离开,就永远无法解释误会,也无法弥补。”
顾承泽的眼神沉了沉,却什么都没说。
电影结束后,林晚起身要去收杯子,脚下一滑,整个人跌向顾承泽。
他下意识伸手接住,两人顿时贴得极近。
林晚闻到他身上的薄荷香气,鼻尖几乎贴上他的衬衫,胸口剧烈起伏。
顾承泽没有推开她。
相反,他的手停在她腰上,力道克制,却不松开。
四目相对间,时间仿佛凝滞。
林晚心跳如雷:“对不起,我不是故意的。”
顾承泽的嗓音有些低哑:“我知道。”
片刻后,他忽然伸手,轻轻拂开她额前的一缕发丝。
那一刻,他眼神中的克制,像一根被压到极限的弦。
林晚刚想起身,顾承泽却低头吻住了她。
唇齿相触那一瞬,她几乎忘了自己是谁,也忘了这段关系的“冷静条款”。
这并不是激情四溢的索取,而是小心翼翼的试探与回应。
像两颗心,在不设防地碰撞。
夜色很深时,她靠在他怀里,轻声问:
“我们……是不是违反合同了?”
顾承泽低笑一声:“我不记得那一条写过‘不许动心’。”
林晚抬头,眼里却浮出一丝惶然:“可是我动了。”
他静静地看着她,良久,说了一句:“我也一样。”
第四章:误会袭来
他们之间的关系,变得奇妙而微妙。
林晚不再刻意维持距离,顾承泽也不再冷处理她的存在。两人偶尔一同出行、共同进餐,甚至出现了深夜厨房里“他煮面她切菜”的温馨画面。
如果忽略合同的存在,这像一场真实婚姻。
可越是靠近,林晚越害怕。
她清楚顾承泽背后隐藏着庞大的利益网络,而她始终只是临时“被安置”的角色。一旦情感插足太深,结局只会更惨烈。
而那场即将到来的“苏晴回归”,如同她心中一个不愿揭开的伤疤。
—
苏晴,是顾承泽早年的“白月光”。
传言她是他大学时期的恋人,后来出国进修,两人因现实分手。而当初顾老爷子之所以支持林晚嫁入顾家,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“苏晴不合规矩”。
林晚第一次见到苏晴,是在一个慈善晚宴上。
她一身高定长裙,眉目柔媚,举止得体,站在灯光下,仿佛为顾承泽量身打造的“合适太太”。
更重要的是——顾承泽看到她,眼神明显变了。
那不是热情或惊喜,而是一种复杂的沉寂。
晚宴中,苏晴多次试图靠近顾承泽,每一次都恰到好处。她落落大方地称林晚为“嫂子”,又以熟人身份轻松地与顾承泽寒暄,引得众人频频侧目。
林晚强颜应对,直到回家的路上,她才轻声问:“她,是你真正想娶的人吗?”
顾承泽沉默了很久,只吐出两个字:“过去。”
林晚没有再问,但心中那根弦,悄悄绷紧了。
—
与此同时,林晚的前男友陆明也重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。
他是林晚大学时期的学长,曾经追过她,也在她人生低谷时提供过短暂帮助。如今,他是某跨国广告公司的高管,恰好与林晚的新项目发生业务交集。
一开始林晚小心保持距离,可有一次加班到深夜,她因低血糖晕倒在会议室,是陆明送她去医院。
第二天网络上出现了一张照片——
林晚靠在陆明肩头,闭着眼,神情疲惫。而陆明正温柔地低头看她。
这张照片“恰好”被狗仔拍到,并迅速发酵。
媒体标题醒目刺眼:【顾太太深夜与神秘男子共度时光,婚姻名存实亡?】
尽管顾承泽很快压下新闻,但那天晚上,他整整十个小时未归。
—
林晚彻夜未眠。
她试图解释,但顾承泽回家的第一句话是:“你想恢复自由身份,我可以放你走。”
她怔住,问:“你相信那张照片?”
他没有回答,反问:“你和陆明,是不是有过过去?”
林晚嗓子发紧:“是过去,不是现在。”
顾承泽冷笑一声:“那你为什么从不说?你以为我傻?”
她哽住,半晌才开口:“你和苏晴,也从不解释,不是吗?”
这句话像引燃了什么。
顾承泽将手中的水杯砸在茶几上,低声怒道:“我们之间的契约,是为了互利,不是为了你私下重燃旧情。”
林晚咬牙反问:“那你呢?苏晴来回几次?你和她谈话避开我几次?我信你,你却从未信我。”
—
矛盾彻底爆发是在某一天清晨。
林晚收到一份快递,是一支U盘,内含一段“顾承泽与苏晴”在某酒店走廊中亲昵拥抱的视频。拍摄角度模糊,却足以引发致命误会。
她崩溃了。
她不再去分辨真假,只觉得自己像个笑话。
合同、感情、婚姻,全都是一场精心设局的骗局。
她当晚收拾行李,在客房门前写下一封信,留下一只婚戒,悄然离开了那个“看起来温暖”的家。
信里没有指责,只有一句话:
“顾承泽,谢谢你曾在我最低谷时给过我一点尊严,也谢谢你亲手撕碎了它。”
—
顾承泽是在深夜会议结束后才看到那封信的。
他一言不发地看完,指节泛白。
助理小秦战战兢兢地汇报:“林小姐……搬走时没有带走婚戒,也……没有动您那边提前准备的产权转让文件。”
顾承泽目光一沉:“她要去哪?”
小秦摇头:“她没有留地址,只说‘从此是陌生人’。”
那晚,顾承泽一夜未眠。
他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,也不愿去追究那段视频的真假。
他只是觉得,林晚的那句“动了心”,可能是真的。
而他,从来没有给过她值得托付的安全感。
这段本就脆弱的关系,在“信任”崩裂后,终于碎了一地。
第五章:别后成长
林晚消失得干脆利落。
手机停机、社交账号注销,她想从顾承泽的世界蒸发。
只有小秦偶尔在朋友圈看到她的新作品被某国际设计平台转发,署名仍是“L.Wan”,但再无一丝顾太太的痕迹。
顾承泽将她留下的婚戒放在书房的玻璃柜中,旁边是她生病那晚他熬的那碗红糖姜汤留下的瓷碗——干净如初,却早已凉透。
他仍旧工作,仍旧每周报告项目,投资会议、产业扩张、国际并购……
但所有与“家”有关的东西,都像是被他连根割除。
他再也没回过别墅,住进市中心的公寓,客厅整洁到冷清,冰箱里只剩矿泉水和速冻咖喱饭。
夜里,他会不自觉地打开她过去留下的画册,看那些草稿线条,指尖一遍遍拂过“L.W”的落款。
—
林晚也未曾回头。
她在城市另一端租了一间30平的公寓,每天从早忙到晚,白天跑客户,晚上画设计。
没有人再叫她“顾太太”,也没有人关心她的过去。她靠自己的能力接到了一家欧洲奢侈品牌的跨界设计案,入选当季新锐设计师榜单。
她本该高兴。
但每次在采访里被问起“你曾因争议离开行业,如今重回巅峰,有何感受”,她总是笑笑:“命里注定的低谷,是为了提醒我别再依赖别人。”
只是有时候夜深人静,她会翻看手机相册,还保留着一张顾承泽背影的照片——那是他帮她擦药后倚在阳台发呆的模样。
她没舍得删,也不敢点开。
她想过很多次,若当初她没有冲动离开,而是再给他一次解释的机会,结局会不会不同?
但她明白,他们之间,最缺的就是信任。
—
分开的第三个月,顾承泽在董事会会议上第一次对外宣布:剥离家族控股,组建个人控股基金,正式启动独立经营权转移。
这意味着,他将不再依赖任何家族婚姻、人脉绑定或长辈关系,而是用纯商业行为巩固自己的地位。
顾老爷子气得住院,顾家旁系冷嘲热讽,只有他自己知道,这一步,他早就想走。
只是林晚曾在某次家庭聚会上低声说:“顾总,如果你不是顾家人,也许会更自由。”
那时他没答,现在,他做了。
他的助理问他:“您不打算追回林小姐吗?”
顾承泽说:“等我做完这件事。”
—
与此同时,陆明出事了。
林晚无意中从朋友口中得知,陆明因商业贿赂被警方立案调查,其中涉及伪造员工通讯记录、收买媒体散布假消息、利用不当关系打压同行。
那张曾经让顾承泽误会她“旧情复燃”的照片,赫然出现在警方调查卷宗中,备注:“为制造特定公众舆论所使用的素材之一。”
林晚站在电脑前,看着那份文件截图,脸色一阵青一阵白。
“你……从头到尾都在利用我?”她气急打给陆明。
电话那头传来沙哑的笑声:“林晚,你以为这个圈子里还有真感情?我原本只是想让你离开顾承泽,谁知道……他比我更狠。”
林晚挂断电话,身体微微发颤。
她终于明白,那场离开,误会不仅是情感崩塌,更有被操纵、利用的事实。
她靠在桌边,忽然鼻子发酸。
她想起顾承泽在争吵那晚眼中那一闪而过的痛意,想起他曾在会议室冷声说:“没人能欺负我太太。”
她终于意识到,也许……他从未真正背叛过她。
是她,误会了他。
—
另一边,顾承泽也在查到一份酒店监控备份,那段“他与苏晴亲密拥抱”的画面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——
是苏晴故意跌倒,他下意识去扶,却被定格为“拥抱”。
他的表情,是明显的错愕与抽离。
甚至那晚,他去那家酒店,是因为苏晴“伪造林晚父亲病重”,骗他说林晚有危险。
而他没有任何防备地赶去,只为她。
—
他一个人坐在空无一人的会议室,手指攥紧那段视频。
眼神布满血丝,像是把所有理性抽空的暴风前夜。
他忽然站起身,拨通了小秦的电话:
“去查林晚现在在哪里。”
小秦一愣:“顾总,您之前不是说——”
“现在我不说了。”他的声音近乎嘶哑,“我要她知道,那一年的婚姻,对我来说,不是契约。”
—
第六章:真相揭晓
林晚没有想到,自己会在那场行业峰会上与顾承泽重逢。
她受邀作为独立设计品牌代表,参加与盛天资本合作的战略发布会。
而顾承泽,正是盛天资本的CEO。
当她被主持人邀请上台,接过麦克风与投资方合影时,她看见了他——
他站在人群后方,西装挺拔,神情冷峻。
四目相对。
空气静止了半秒,仿佛时光倒回了他们初见时的冬夜,又像是某个熟悉的梦突然被唤醒。
林晚微微颔首,只当他是陌生人。
发布会结束后,她在后台收拾东西,工作人员通知她:“顾总请你去贵宾室一趟,说是项目细节要当面沟通。”
林晚本能想拒绝,但最终还是走了过去。
贵宾室门一打开,气氛几乎凝固。
顾承泽站在窗前,回头看她的眼神中夹杂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。
“你还好吗?”他开口,声音克制。
林晚点头:“多谢关心,过得不错。”
他盯着她看了一会儿,低声说:“你瘦了。”
她勉强一笑:“顾总如果今天只是想聊我的身材,我想我们都没必要浪费时间。”
他沉默片刻,将一个U盘推到她面前:“你可以看看这个。”
她愣住,迟疑地插入电脑。是那段“酒店拥抱”视频,但多了另一角度的监控——清晰记录下苏晴跌倒、他条件反射去扶、随后立即抽身的全过程。
她看得眼眶通红,指尖轻颤。
“那天……你信她,还是信了那段剪辑?”
顾承泽语气微哑:“我……不知道我当时信了什么。可我知道——我不该不问清楚就让你走。”
林晚咬唇:“那张陆明的照片呢?你是不是也以为我背叛你?”
他垂眸:“我以为……你不过是借婚姻逃避困境,而他,是你真正的依靠。”
她苦笑一声:“可你呢?你以为我图钱,可我从没拿过你一分钱,甚至连你那份股权转让书我都没签。”
他看着她,眼中布满懊悔与痛苦。
“林晚,我以为我能控制一切,连感情也一样。但从你走的那天起,我才知道……我根本输得一塌糊涂。”
她喉咙发涩:“那你后来为什么不来找我?”
“因为我想先把顾家这层身份彻底剥掉——”他顿了顿,“你曾说,如果我不是顾家的继承人,或许你会更容易信我。”
林晚低下头,泪水在眼眶打转。
“可是我不想你为了我放弃你该拥有的东西。”
“我宁愿什么都没有,也不要没有你。”
这句话,让她忍不住落泪。
空气静得只剩呼吸交错,仿佛谁一靠近,就会崩塌。
—
几天后,林晚收到一封匿名邮件。
内附一段录音,是苏晴与陆明的对话——他们策划抹黑、剪辑视频、伪造“巧合”的全过程。
“她那么蠢,还真以为顾承泽是她的救命稻草。只要我们动点手脚,让他们误会一场,就够他们分开了。”
林晚听到最后几秒时,泪如雨下。
她明白,自己那一走,不只是误会,更是有人设计的分离。
她拨通顾承泽的电话:“我们谈谈吧。”
—
他们在老地方见面,是那家静谧的西餐厅,曾经一起吃过晚饭的地方。
林晚穿着素色长裙,眼神平静:“你知道陆明进局子了吧?”
顾承泽点头:“听说了,也查到了苏晴准备出国。”
“如果你没看见真相,还会来找我吗?”她问。
他答得很慢:“会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因为我不想余生都在后悔。”他说,“即使你不原谅我,我也想试一次。”
林晚抬眼看着他,终于轻声说:“那就试一次吧。”
他怔住。
她笑了:“不过这次没有合同,也没有期限。”
他轻轻握住她的手,声音低哑:“我只想陪你走下去,哪怕赔上一辈子的耐心。”
—
那天夜里,顾承泽在旧别墅中重新挂起一幅画,是林晚留给他的画稿——《月光下的玻璃玫瑰》。
冷冽却透明,易碎却珍贵。
他想,这就是林晚,也是他这一生最想守护的温度。
第七章:破镜重圆
“我们重新开始吧。”
林晚说出这句话时,是在顾承泽新落成的艺术中心前。
那是一座现代风格建筑,由盛天资本资助兴建,内部设有自由画廊、青年设计师孵化器,以及她最初梦寐以求的开放工作室。
她作为首席设计顾问出席剪彩仪式。
而顾承泽,作为幕后出资人,站在她右手侧,一如曾经那些盛大的商业场合。
不同的是——这次,他们的手是十指紧扣的。
—
复合后,两人并未急于恢复婚姻关系。
林晚提出:“这一次,我想试着谈恋爱。”
顾承泽答:“听你的。”
于是,他们像真正的情侣那样重新约会:在深夜街边吃章鱼小丸子、在美术馆排队看装置展、在雨天共撑一把伞在图书馆门口并肩看书。
他们都在学习——如何把彼此当作爱人,而不是交易对象。
林晚也设下试探:“这次要吵架,你不许翻旧账。”
“好。”他点头。
“还有,吵架不能冷处理,要及时沟通。”
“学会了。”
“你以前最烦‘解释’,以后可不能再不解释就冷脸。”
顾承泽温柔地笑:“以后会是你烦我解释太多。”
她终于破涕为笑:“那就说定了。”
—
某天晚上,林晚路过他的书房,看到顾承泽正拿着一个小本子在记东西。
她凑近一看,差点笑出声。
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:“林晚爱吃的甜品排名”,“林晚生气时眼角会跳”,“林晚不能熬夜超过两点”,“林晚不喜欢被人指责‘得体’”……
他竟然用商业谈判记录的方式,来记她的喜好与底线。
“你现在是把我当战略对手在研究?”
顾承泽抬头,认真地说:“不,是当终身合作对象。”
—
半年后,顾承泽重新求婚。
没有媒体、没有记者,只在她最爱的画室里,插着满屋郁金香。
他跪下,将当初她还给他的那枚婚戒再次戴上。
“林晚,我没有承诺你一辈子不出错,但我可以保证每次出错都会拼命补救。”
“你愿意……重新成为顾太太吗?这次,不是合约,是爱情。”
林晚眼中含泪:“我愿意。”
—
他们复婚那天,小秦悄悄给了她一只信封。
“这是顾总那时候写的信,一直没机会给你。”
林晚拆开,是那年她离开后他写的。
“林晚,
如果这段婚姻真的只能维持一年,我想感谢你在这一年里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丈夫。
如果你看到这封信时我们已经陌生了,那我希望你知道:
我从未想过你只是契约的一部分。你是我心底唯一不愿谈条件的人。
——顾承泽”
她看完后落泪,而后笑着收好。
这一生,有些爱,是需要时间去证明的。
—
尾声·两年后
林晚在艺术中心开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展。
展厅入口是一幅大型主题画:《起点》。
画中是一座城市天际线,一对牵手的剪影站在高楼之间,背后写着一行字:
“愿每段以契约为起点的关系, 最终都能抵达爱为终点的归宿。”
台下,顾承泽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——他们的女儿,正在认真听讲解。
他对助理低声说:“安静点,别吵到我太太讲解。”
那一刻,所有破碎与委屈,都沉淀成温柔的注脚。
他们的故事,没有童话的完美开局,却有比童话更真实的结尾。
因为他们终于明白:
真正的爱不是从未破碎,而是破碎后仍选择回到彼此身边。
—
全文完。